網站開發(fā) 英文文章百度收錄快的發(fā)帖平臺
交換機和路由器是數據通信最核心,也是所有網工最熟悉的設備。今天學習:交換機%路由器數據傳輸過程。
目錄
一、交換機
1、交換機原理
2、交換機數據傳輸過程
3、交換機基本原理配置命令
二、路由器
1、路由器原理
2、路由器數據傳輸過程
3、靜態(tài)路由配置命令
更多學習筆記和資料,文末聯系我發(fā)給你。
一、交換機
1、交換機原理
交換機:進行相同網段轉發(fā)
ARP:地址解析協議(根據ip查找Mac)
ARP含有兩種報文:請求包(ARP request),響應包(ARP Reply)。
ping命令運用ICMP協議(在路由器中用離目標最近的接口地址為源地址)。
ARP會通過廣播來尋找對方Mac,發(fā)送時為廣播,回復為單播。
交換機傳輸過程中三個過程:
1.學習動作:創(chuàng)建Mac表,存放Mac與對應接口
2.泛洪:將廣播發(fā)送給除本接口外的其他接口
3.轉發(fā)動作:根據目的Mac查Mac地址表進行轉發(fā)。
2、交換機數據傳輸過程
PC1應用層產生DATA數據,傳輸層進行tcp/udp封裝,網絡層封裝IP報頭(源ip與目的ip并封裝協議類型),數據鏈路層封裝幀頭幀尾(源Mac與目的Mac),查看ARP表,未知目的Mac,發(fā)送ARP廣播,交換機收到后,進行學習動作,創(chuàng)建Mac地址表,含有源Mac與對應接口,之后進行泛洪動作,將數據發(fā)送給除接收接口外的其他接口,PC2收到ARP廣播后,建立ARP表,含有PC1的ip與Mac,之后進行回復,通過ARP表查詢對方Mac,進行幀封裝(包含Mac),之后傳送到交換機,交換機進行學習動作,添加PC2的Mac與對應接口,之后通過查詢Mac表得知PC1的接口后轉發(fā)給PC1,傳輸結束。之后再次對PC2進行傳輸時會先查詢ARP表,若存在,則不再發(fā)送廣播。
3、交換機基本原理配置命令
命令 | 作用 |
display mac-address | 查看交換機的MAC地址表 |
mac-address aging-time | 修改MAC地址表的老化時間 |
Arp -a | 查看PC機的ARP緩存表 |
Arp -s | 在PC機上綁定IP地址和MAC地址 |
arp-proxy enable | 在路由器上開啟ARP代理功能 |
-
更多計算機網絡相關學習資料領取
?↓?關注+點贊后?↓,文章底部聯系我領取?
4.電子郵件協議
二、路由器
1、路由器原理
路由器數據傳輸時的動作:
- 解封裝:確定Mac后進行解封裝
- 轉發(fā):根據路由查路由表進行數據轉發(fā)(路由表:路由器會默認將直連網段放入路由表)。
- 重寫:重新封裝新的幀頭幀尾
網關:網絡出口(路由器接口)。
路由器:用于轉發(fā)不同網段數據。
路由器具有ARP緩存。
2、路由器數據傳輸過程
PC1產生數據后,在封裝Mac時,查看ARP表時未知Mac地址,發(fā)送ARP廣播,網關收到ARP后向PC1回復自己的Mac,PC1進行封裝,發(fā)送到網關,網關查看Mac確認后,進行解封裝為數據包,通過查看路由表(目的IP)后轉發(fā)(路由表含有接口和IP),對應接口進行數據重封裝,封裝時未知目的Mac,發(fā)送ARP廣播,PC2收到后回復單播及Mac,之后接口進行封裝并發(fā)送到PC2。PC2收到數據后,創(chuàng)建ARP表,包含網關ip和對應Mac。之后PC2回復數據,封裝Mac時查看ARP表,封裝Mac后回復給網關,網關確認Mac后解封裝為數據包,傳到下一接口,查詢路由表得知PCI的Mac,之后重寫封裝,傳給PC1。
3、靜態(tài)路由配置命令
命令 | 作用 |
ip route-static | 配置靜態(tài)路由 |
display ip routing-table | 查看全局路由表 |
display ?ip routing-table x.x.x.x verbose | 查看某條路由條目的詳細信息 |
更多計算機網絡相關學習資料領取
?↓?關注+點贊后?↓,文章底部聯系我領取?